LOGO

衛教系李思賢教授推動毒品成癮防制 獲本土社會科學會傑出研究獎

2021/10/15

  專攻心理健康與成癮行為研究的臺師大衛教系特聘教授李思賢,近20年致力推動「以醫療戒治取代法律懲罰」、「需求分流與多元處遇」的毒品防制策略,以科學研究成果積極推動毒品危害防治條例修訂,並有效降低青少年濫用藥物,讓誤觸毒品的青少年能有改過向善的機會,對社會形成正向引響力,今年10月更受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肯定,獲得傑出研究獎殊榮。

  李思賢教授表示,自己想翻轉大眾對於施用毒品的觀念,認為使用毒品並不等同犯罪,特別是部分剛接觸毒品的人可能並無嚴重成癮或是危害社會,只需幾次諮商與治療便可回歸生活常態。他也指出,青少年無法有效矯正毒品濫用,目前的毒品危害防治條例與司法制度上的疏漏須負上部分責任。

  「過去我們的處置方式都是透過司法系統,除了定罪外無其他選項。」李教授解釋,只用法條定罪,讓吸食毒品者背負大眾對於犯罪者的負面印象,既使回歸社會後,家人的不諒解與找工作的困難直接造成的挫折與壓力,高機率又使他們回頭沉淪於毒品中,形成惡性循環。

  李教授2002年開始向政府倡議「減少傷害」的策略,並在2006年開始推動「醫療取代懲罰」的藥癮治療方案,讓受毒品影響較小的人,不先送進監獄,而是先接受醫療機構的治療,並加以矯正,可避免直接被烙下司法懲罰,背負無法被社會容納的印記外,更有機會挽救自己的人生。

  李教授也指出,過往推行這個治療方案時,臺灣的醫護公衛培訓並沒有成癮防治與治療,甚至連常見的菸酒成癮,也不在醫學院的專科訓練中。直到2005年,行政院推動毒品減害計畫,並於2008年起推動成癮治療及預防概念,讓臺灣每年有多位醫師接受成癮防制專科培訓,同時也開啟針對家屬進行衛教,了解毒品使用者或許尚未嚴重成癮,讓家屬以正確的觀念陪伴他們戒掉毒癮。

  根據研究統計,每花1塊錢在治療上,能減少再犯罪,等同於節省13塊錢在牢獄,更能減低社會付出成本。且數據顯示,20歲以下青少年,90%在良好戒治後,最後能改善並重新回歸正常生活。20至30歲則有50%~70%成功遠離毒品。可見此機制在各項評估上,都較原先的直接進入司法程序處理更為適切。

  李教授成功推動「以醫療取代懲罰」的處置方式,與美國相比來得更先進。雖然美國看似對於毒品議題,在處理上應該更有經驗,但實際上關於毒品、成癮者的安頓,制度並不完善,這也讓他在2013年獲得美國NIDA國際傑出合作科學家獎。

  臺師大2019年更與中國信託反毒基金會攜手,成立「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運用臺師大在心理衛生、健康促進與社會復歸方面的教育專業,針對毒品、酒駕、甚至網路遊戲沉迷,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言,協助完善社會安全網。

  成癮研究中心設立當年是推動立法院重新修法,將「需求分流與多元處遇」納入,對於無需治療的未成癮或是輕微成癮的毒品施用者,可改為接受教育、行為改變諮商、以及社區勞務取代醫療機構的治療,省下司法與醫療資源。身兼中心主任的李教授也表示,目前中心也規劃推動(少年)毒品法庭,引入醫療與心理評估等資源,更能協助司法人員做出精準評估與處置,達成更好成效,省下龐大的社會成本。

  「關心最弱勢、最不被看見的受苦族群」是李教授從事毒品成癮防制研究的初心,秉持這樣的使命感,也讓他持續在毒品成癮防制研究上耕耘,盼完善的制度,使國家對於弱勢族群的保障更加齊全,發揮良好的社會功能。(撰文:校園記者華語112張華珍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臺師大衛教系特聘教授李思賢,近20年致力推動「以醫療戒治取代法律懲罰」、「需求分流與多元處遇」的毒品防制策略,對社會形成正向引響力,今年10月更受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肯定,獲得傑出研究獎殊榮。

  

原始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