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育部玉山學者 物理系葉乃裳講座教授當選中研院院士

2024/07/15

教育部玉山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葉乃裳講座教授,7月4日當選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專精凝態物理領域。獲得代表我國最高學術榮譽的終身名譽職銜,她懷著一份感恩之情,謙稱是團隊合作努力的結果,並期待能在量子材料和奈米科技領域,進一步貢獻學術成果。

1961年在嘉義出生的葉乃裳教授,25歲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接著到IBM當博士後研究一年,便申請通過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等名校物理系的助理教授聘書,33歲成為加州理工學院獲終身聘的最年輕女教授。

葉乃裳教授曾登上《時代》雜誌,被譽為全美最有潛力的年輕女科學家之一,長期旅居美國授課與研究,專注於量子材料、拓樸材料、低維材料和奈米科技等四大研究領域,更在國際物理學界有卓越表現。

 

跨越純物理的範疇 從石墨烯到量子材料的科學探索

葉教授過去專注於純物理學領域,然而意識到現今尖端科技與基礎科學是一體兩面,近年開始與工業領域攜手,讓她的物理研究成果能應用於社會,更具意義,她曾舉石墨烯為例,石墨烯可應用於電池、光電、半導體等多個領域,有機會改善人類生活品質、解決社會問題。

對於做研究,葉乃裳教授有個先決條件「一定要好玩」,她期待在有限時間裡,完成更多具有挑戰性、帶來成就感的研究。而做研究最令她著迷的是,研究前她會為研究成果做許多構想、假設,然而研究結果幾乎總是超乎想像,讓她能比預期學到更多,非常「好玩」。

然而不僅僅是單純做研究,現今她更希望研究成果能實際應用,對於人類目前遇到的種種困難,像是氣候變遷、環境污染等,她期望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用量子材料和奈米科技為世界做出貢獻。

 

與臺師大的緣分 教學與研究並行 啟發傳承下一代

葉乃裳教授自2022年以玉山學者身分來到臺師大,然而她與師大的緣分來自四年前,透過物理系劉祥麟教授介紹,便開始與物理系藍彥文、陸亭樺等教授合作,展開「異質結構介面磁光」、「微波量測技術」、「二維材料」等相關研究。

物理系陸亭樺教授說,她與葉教授5年前認識,並持續聯繫與合作,她的研究專長為「角動量光源」的物理特性與量測分析,與葉教授擅長的二維材料,能帶結構物理特性研究互補,同為女性物理學家,兩人對研究的想法十分契合。

葉老師每年在臺灣至少待3個月。她於2022年7月在臺師大物理系,開設「奈米科學與技術導論」兩週密集課程,讓臺師大與臺大學生一起上課討論,傳授現今最尖端的科技給學生。不在臺灣時,可以透過線上方式和臺灣教授合作及與學生互動。

物理碩士班學生潘敬揚曾表示,每次上課內容都堪比學術研討會的深度,在課堂中深深感受一位世界頂級學者的魅力,葉教授總是與學生們討論任何物理課題,即使是程度簡單的問題,也會耐心解答和教導。物理系學生蔡湕辰則表示,葉教授教導單一主題的深入研究時,透過不同儀器與方法進行測試,了解材料系統並運用材料特性設計應用,是全新體驗,也激發他對科學研究的熱誠。

葉乃裳教授說,今年6月至7月在臺師大理學院,也持續和物理系陸亭樺、藍彥文等兩位教授深入合作,他們兩人專長分別是光學、元件,希望整合不同領域的研究,發展出新研究領域。她在加州理工學院有一些目前師大沒有的獨特研究儀器。透過與陸教授的合作,將光學功能融入這些儀器中,這樣就可以利用擴展功能的儀器設備來進行合作研究項目的實驗,這對加州理工學院和師大都是雙贏的局面。而藍教授在元件製程方面,具有強大的專業知識,這對我們在共同開發和檢測二維材料的新穎元件的合作,非常有幫助。

葉乃裳教授說,她過去收到臺大幾位學生的請求,因此這學期將在臺師大開設「群論在凝態物理的應用」密集課程,預定從今年9月9月上課至10月8日止,一週安排四天課,每堂課兩小時,開放三校系統碩博士生選修,希望學生從這堂課中,學習自然界對稱性的群論對量子場論和凝態物理學有哪些重要作用。

談到這次當選新科院士,葉乃裳教授說,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中研院院士是終身榮耀,若是她自己一人,根本無法收穫這份肯定,所以她要感謝出面推薦他、花時間準備資料的5位院士,也感謝所有投票認同她投入學術領域的院士,以及感謝爸媽的栽培、家人的支持,以及學生和學術伙伴的共同努力與合作。(撰文:公共事務中心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延伸閱讀》Caltech首位終身聘任亞裔女教授 玉山學者葉乃裳玩出物理的一片天

 教育部玉山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葉乃裳講座教授,7月4日當選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
教育部玉山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理學院物理學系葉乃裳講座教授,7月4日當選中央研究院新科院士。

 

吳正己校長(右四)於6月中旬率團赴美國參與北美校友峰會,至加州理工學院拜訪葉乃裳教授(左四)
吳正己校長(右四)於6月中旬率團赴美國參與北美校友峰會,至加州理工學院拜訪葉乃裳教授(左四)

 

 

原始網站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