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師大聯手希達數位 打造亞太碳管理綠領培育新基地
2025/03/26
教育 x 科技 x 淨零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2050淨零排放的挑戰,企業綠領人才需求顯著增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3月25日宣布與新加坡碳管理企業希達數位(Cedars Digital)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整合學術資源與數位技術,共築亞太碳管理人才培育基地,為淨零轉型提供關鍵解方。
國際趨勢驅動:從巴黎協定到全球供應鏈減碳壓力
2015年《巴黎協定》確立2050淨零目標,2023年COP28更決議「逐步脫離化石燃料」,全球減碳進程加速。國際品牌商為達2030階段目標,將減碳壓力延伸至供應鏈,迫使企業加速導入碳管理工具。臺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葉欣誠教授指出:「減碳已從願景轉為限時任務,企業急需能整合科學、政策與實務的專業人才。」
產學強強聯手:碳管理課程 × 數位實戰平臺
本次合作結合臺師大的學術能量與希達數位的科技優勢,打造獨特培育模式。課程涵蓋氣候科學、國際減碳與碳揭露政策與框架(如TCFD、SBTi、CDP、RE100)、國內外相關氣候法規、碳盤查實務(ISO 14064-1、ISO 14067等),企業碳管理實務,並深入解析歐盟與臺灣永續分類系統,強化學生綜合應用各類管理工具的能力。
為深化實務操作,臺師大更導入希達數位自主開發的AI碳管理平臺「CarbonM」,透過模擬企業真實案例,讓學生從碳盤查、減排策略規劃到碳中和路徑設計全程演練,結合氣候金融知識與數位工具應用,提升解決複雜問題的實戰力。
臺師大陳焜銘副校長強調:「本次合作不僅是學術與產業的跨界融合,更將打造從課堂到職場的無縫接軌。學生透過實習與企業專案,能提前對接國際淨零趨勢,成為產業即戰力。」
培育未來綠領:實習、認證、就業三箭齊發,教育成為淨零關鍵引擎
希達數位金海濤(Torrent Chin)執行長表示,將優先提供暑期實習機會予修課學生,表現優異者更可獲碳管理認證補助與預先任用(Pre-offer),瞄準企業對「即用型人才」的需求,協助學生快速銜接碳顧問、ESG專員等熱門職缺。 儘管全球政治情勢波動,但國際品牌主導的供應鏈減碳趨勢不可逆。臺師大與希達數位的合作,正是回應聯合國「教育為氣候行動核心」的倡議,透過培育兼具科學素養與科技應用能力的綠領人才,為亞太地區建構永續競爭力。
希達數位同時也將擔任由臺師大主持的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北區培育中心之講座,提供學員最新的國際碳管理技術訊息。雙方預計三年內培育逾千名碳管理專業人才,並擴大與東南亞學研機構合作,推動跨國碳管理標準接軌。隨著2025年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全面實施,這場教育與科技的淨零協作,將成為臺灣接軌國際綠色經濟的重要支點。 (資料來源:永續所 / 攝影:張適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關於新加坡商希達數位(Cedars Digital)
AI碳管理公司希達數位,總部位在新加坡與臺北,致力提供各產業一站式AI管理平臺與減碳輔導服務,運用AI科技協助企業「與碳共生」,兼顧企業ESG與永續價值鏈,推動數位與淨零的雙軸轉型,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了解更多:https://www.cedars-digital.co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陳焜銘副校長(左)與希達數位金海濤(Torrent Chin)執行長 簽約合影。
合影留念,由左至又為臺師大管理所 沈永正教授、臺師大機電工程系 程金保教授、臺師大永續所 葉欣誠教授、臺師大 陳焜銘副校長、希達數位金海濤(Torrent Chin)執行長、臺師大理學院 方偉達副院長、希達數位 智能碳管理中心 陳富明 總監。
原始網站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