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臺師大攜手 UT Austin 第二屆EMI移地培訓 推動多元跨域高教英語教學

2025/08/05

多元領域師資齊聚 深化EMI教學實踐

涵蓋半導體、口腔衛生、財務管理、歷史、護理、織品服裝、東亞語文、生命科學、運輸物流等多元專業領域的十所大學教師,近日齊聚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以下簡稱UT Austin),參與第二屆「全英語授課教學(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以下簡稱EMI)移地訓練課程」。

相較於首屆培訓,本屆在參與學科領域與師資背景上更加多元,展現EMI教學於各領域的高度適切性與可行性。多位學員經由首屆參與者推薦而踴躍報名,亦有校內教務長、院長與系主任等一級主管親自參與,顯示各校在EMI推動上的深耕與高度重視。

 

再度攜手 UT Austin 打造實踐導向的國際合作典範

本計畫由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與UT Austin英語中心再度攜手,結合雙方在雙語教育推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資源優勢,於2025年7月14日至25日進行,致力於打造國際化高教的新典範。

自2024年首屆辦理以來,本計畫因課程設計實務導向且具延續性,獲得各界肯定。課後延伸出為期超過一年的導師陪跑制度,協助教師優化教案設計與EMI授課策略,並成功舉辦逾20場跨校社群交流與公開觀議課,擴大實質影響力與共享資源的效益。

 

AI與實作導向教學並進 課程再升級

今年課程在內容與資源上全面升級。UT Austin英語中心Michael Smith主任領軍六位專業講師,根據教師的教學經驗、語言能力與專業背景進行小班分組教學,並針對實際需求量身打造課程。

課程納入AI科技整合應用,從教案構思、即時互動設計到模擬教學活動,幫助教師實際操作、立即回饋與優化教學。觀議課與教學演示則全程使用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研發的尺規與表格,提升教師返校後的實作連結與系統化教學品質。

UT Austin特別為本團教師發放學生證與校內專屬帳號,使其能以學生身份全面體驗美國校園生活。學生證除可使用圖書館與各大博物館設施,亦享市區交通與多項優惠;數位帳號則提供無紙化的學習環境,同時可延伸查閱學術資源的機會,協助教師拓展研究與教學素材。

 

來自十校的多元代表 形成EMI推動群策力量

本屆參與教師來自中原大學、高雄醫學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慈濟大學與輔仁大學,橫跨理工、醫學、人文、藝術與管理等多元學門,展現EMI在臺灣高教中的廣泛推動力與實踐潛能。

多位學員表示,本次課程與過往參加的EMI課程截然不同,不僅注重語言意識,更強調教學法的應用與教學互動的多樣性。AI技術的導入讓大班課也能創造高度參與感,跨領域教師的交流更激盪出新穎教法與深度對話,讓課堂充滿反思與創新能量。

 

臺師大深化國際合作 持續引領EMI專業發展

臺師大劉美慧教務長強調:「我們將持續透過與UT Austin等國際夥伴合作,打造高品質的學習旅程,並為臺灣高教的國際化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本次率團的臺師大EMI教學資源中心范雅筑副執行長表示:「再次與UT Austin的合作,不僅展現兩校間的深厚友誼與高度投入,更希望透過實踐導向、跨文化視野與科技整合,重新定義EMI的專業發展,為教師賦權增能,進而讓EMI教學邁向全方位成長。」

這場由臺師大主導的跨國EMI培訓計畫,正以創新形式與實質內容,為臺灣高等教育教師增能與國際交流注入新動能。未來,更多來自不同大學與學門的教師,將可透過此模式提升英語教學能力,實現臺灣高教與世界接軌的願景。(資料來源:教務處EMI教學資源中心 / 編輯:胡世澤)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副執行長范雅筑(左七)領隊,與來自全臺10所大學的16位高等教育教師,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參與EMI移地訓練課程,始業式合影,揭開兩週密集課程序幕(左一為本次授課教師Eric Uphof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I教學資源中心副執行長范雅筑(左七)領隊,與來自全臺10所大學的16位高等教育教師,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參與EMI移地訓練課程,始業式合影,揭開兩週密集課程序幕(左一為本次授課教師Eric Uphoff)。
 

全體學員教師於結業式授證後合影,紀錄此次兩週移地訓練課程圓滿落幕的離情依依。
全體學員教師於結業式授證後合影,紀錄此次兩週移地訓練課程圓滿落幕的離情依依。

 

原始網站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