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系勇奪CSME奈米技術組與智慧製造組最佳論文獎雙料冠軍
2025/09/2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參加中國機械工程學會(Chinese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CSME)113年度學會年會暨第41屆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全國學生論文發表競賽中展現亮眼實力,一舉奪下奈米技術組與智慧製造組雙料第一,成為本屆年會最受矚目的焦點。
此次年會於2024年11月16日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舉行,為國內機械工程領域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學術盛會之一,涵蓋奈米科技、智慧製造、先進材料、熱流能源、機械設計與自動化等多個前沿領域,吸引數千名學術與產業專家參與,並收到近千篇高水準論文投稿,競爭極為激烈。會議期間,除了論文發表競賽外,還舉辦了多場技術展覽與專題演講,為學界與業界提供了深入交流與合作的機會。
在奈米技術組的競賽中,由機電系主任張天立特聘教授領軍的研究團隊,長期深耕奈微米尺度結構設計、微型感測晶片開發、飛秒雷射製程及熱流與機械力學模擬分析。此次獲獎論文題目為「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Reduced-Graphene-Oxide with ZnO Nanowires for UV-Enhanced NO Gas Sensing」(譯:飛秒雷射誘導還原氧化石墨烯與ZnO奈米線應用於紫外線增強NO氣體檢測)。
博士班學生陳源濬、碩士班學生蘇品睿與劉珅有等人利用超快雷射製程技術,開發出一款可撓性氣體感測器,並在電極中設計高比表面積奈米線結構,大幅提升感測性能;同時創新引入紫外光輔助技術,實現高靈敏度氣體檢測,為環境監測與智慧感測領域提供突破性的技術方案。憑藉創新研究內容、精密技術設計與清晰現場表達,團隊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論文獎第一名。
此次獲獎的研究成果,展現了團隊多年在奈米結構設計與飛秒雷射製程技術上的深耕與突破。研究團隊成功結合高比表面積奈米線結構與紫外光輔助技術,大幅提升氣體感測器的靈敏度與穩定性。此項創新技術不僅在環境監測領域展現廣泛應用潛力,更為智慧製造與物聯網感測器的開發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在智慧製造組方面,由柯坤呈助理教授帶領的「高分子與智慧化策略加工實驗室」亦有卓越表現。研究團隊成員孫執恆、蔡毓玟以論文「虛實整合集成式學習技術應用於射出件多品質目標之預測」參賽,成功結合機械專業、人工智慧與虛實整合技術,提出多品質目標的預測方法,獲得評審一致好評,最終奪得智慧製造組冠軍寶座。
此次雙料奪冠不僅彰顯臺師大機電系在奈米科技、智慧製造與人工智慧應用的研究實力,也體現學校積極推動跨領域研究與學術產業接軌的成果。未來,兩支團隊將持續拓展研究應用,為環境監測、物聯網感測以及智慧製造領域注入更多創新能量,開創臺灣機電與智慧科技的嶄新篇章。(資料來源:機電工程學系 / 編輯:胡世澤)

機電系柯坤呈助理教授、學生孫執恆、蔡毓玟榮獲智慧製造組冠軍寶座

機電系張天立教授帶領博士班學生陳源濬、碩士班學生蘇品睿與劉珅有榮獲奈米技術組最佳論文獎第一名。
原始網站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3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