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臺師大人工智慧教學研討會 探討生成式AI融入教育新契機

2025/10/30

  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崛起正全面改變教育現場。為探討AI技術對英語文教學的挑戰與機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於10月17日至18日舉辦第42屆ETRA(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國際英語教學研討會,邀集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從理論與實務層面探討生成式AI在學術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限制,期望為未來英語教育發展提供新思路。

  此次研討會主題為「Rethinking ELT in the Age of AI人工智慧時代的英語教學反思」。由英語系陳浩然教授開場引言,接續由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Peter Crosthwaite 教授主講,以「學術英語生成人工智慧:EAP的下一步是什麼?」為題,深入剖析生成式AI如何影響英語教學與學習評量。

  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學術英語)主要針對非英語母語者設計,著重訓練學生在學術環境中所需的語言能力與批判思考技巧,包括學術寫作、論文閱讀、口說與聽力等。課程目的在於協助學生適應留學生活,並應用於專業英語溝通場域。

  Crosthwaite教授分享他對AI介入學術寫作的觀察。以GPT為例,它缺乏對學習者程度考量,另外,它在語法修正的精確率高於教師,但存在矯枉過正的風險;第三,它在同一文本的回饋統一度低,相同文本在不同對話中出現不同回饋的情形十分常見;最後由於GPT擁有隨機性設計,因此無法當作教師在評量上的依據,因其不具有統一衡量標準。

  生成式AI仍會持續發展,Crosthwaite教授認為教師們應從「是否允許AI」的觀念轉變為「如何有效應用AI融入教學」。對此靜宜大學黃麗蓉教授贊同並表示,參與這次研討會後,她的想法也從抗拒AI變成思考如何將教學與AI結合。師大翻譯所劉怡君同學也認為教師及AI的回饋雙方結合會更有效果。除了需要教師自身努力,還需各級政策一起推動,並且確保融入生成式AI後英語教學領域能繼續維持學術教育價值。(撰稿:校園記者光電116柯曉禹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第42屆ETRA(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國際英語教學研討會,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Peter Crosthwaite 教授主講。
第42屆ETRA(The Englis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國際英語教學研討會,澳洲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Peter Crosthwaite 教授主講。


 

原始網站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3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