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國文系李豐楙校友當選中研院院士 為鑽研道教文化而拜師當道士

2022/07/08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58級校友李豐楙,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是首位研究道教宗教理論獲得院士資格的學者;值得一提的是,75歲的他為了深入研究道教文化而拜師求法,不僅曾走過刀梯,還獲得道士資格,他希望讓學術研究成為「民眾與宗教文化間的橋梁」。

中研院7月4日起一連4天舉行院士會議,7日公布19位新科院士名單,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共有3名學者當選,其中之一是國文系李豐楙校友,現為中研院文哲所兼任研究員,也是政大宗教所講座教授。他是臺灣土生土長的「土產」院士,1947年出生於雲林縣口湖鄉,專長從文學批評後轉向道教文學,又逐漸集中於道教、華人宗教。

李豐楙的研究中可看到他對臺灣道教文化的觀察,以及將臺灣道教和中國、馬來西亞等地的道教文化做比較研究,他說,宗教研究本身就會關注在地現象,且宗教牽涉到性命的安頓,本身是跨國界關注的哲學議題,而在臺灣研究宗教具有得天獨厚的好處,臺灣有完全的宗教自由,只要是為了學術研究需要,都可以隨意查閱典籍並做田野調查。

得知當選院士,李豐楙謙虛地表示,中研院肯定的不是他,而是肯定所有的宗教學者在臺灣默默耕耘,因為臺灣除了創造經濟奇蹟外,也有許多宗教學者默默的創造宗教奇蹟。他舉例,他曾與幾名學生將臺灣的道教文化禮儀介紹到麻六甲,這在當地已經失傳,而有賴於臺灣有自由的宗教環境,得以讓宗教學者能保存及發揚道教文化,「這是一個外交工作」,宗教得以連結臺灣跟海外世界。

李豐楙也說,雖然明知中研院會公布新院士,還是決定要帶隊到雲林北港宮廟,參加「內壇」儀式做田野調查,因為這就是宗教學者重要的工作,「宗教跟科技一點都不衝突、是可以並存的。」

李豐楙曾獲國科會優等獎與傑出研究獎等多項獎項,醉心道教文學卻發現資料稀少,了解道教重視儀式與實踐,細節只傳給入門弟子,為深度了解道教文化,親自拜師取得正式道士牌,更學會道家的開壇、捉鬼技術等,成為臺灣少數的「道士教授」,如今更成為「道士」院士。

李豐楙過去曾透過中研院「研之有物」專訪指出,成為道士後有助於他的道教研究,可以獲得許多珍貴史料,以及許多外人不方便知道的訊息,而他除了取經於現有文獻,進行田野調查外,為尋求書本以外的研究題材,也購入數量豐富的民俗文物,在收藏民俗文物過程中,逐步擴展其對於道教的研究,讓理論與實踐同軌並行。

李豐楙研究道教文化多年,在道封制下的道教信仰與儀式、謫凡神話與明清小說、臺灣道壇與地方社會等領域多有貢獻,包含提出「複合」觀念解釋道士與禮生、法師的競合關係,從道教與文學的關係論證明清小說中的道教元素,以及提出「常與非常」說本於陰陽相對觀念等。

「宗教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文創的資源。」李豐楙說,最近暴紅的南美館殭屍展證明台灣民眾對死後世界充滿好奇,但這種好奇是「表面的好奇」,缺乏知識體系支撐。「學者應搭起民眾與宗教文化之間的橋梁」,這將是他當選院士後的下個挑戰。

早在20年前,李豐楙便曾協助靈異電影「雙瞳」拍攝,透過郎雄扮演的院士,改變當時被殭屍片曲解的道士印象。他說,南韓電影「與神同行」讓全世界知道南韓生死觀與宗教文化,擁有豐富宗教文化的臺灣,也應探索這一塊,「兼具客觀和主觀」的學者,可在宗教文化影視化過程提供知性的平衡。(資料來源:中研院、中央社、聯合報、自由時報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58級校友李豐楙,當選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是首位研究道教宗教理論獲得院士資格的學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58級校友李豐楙,當選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是首位研究道教宗教理論獲得院士資格的學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58級校友李豐楙,當選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是首位研究道教宗教理論獲得院士資格的學者。

 

原始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