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猷獎》心輔系簡郁芩教授跨領域研究 結合認知心理學與科學閱讀
2023/03/17
身為一位閱讀心理學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郁芩教授,結合認知心理學與科學閱讀,跨領域研究成果豐碩,榮獲科技部111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她透過神經科學儀器「眼動儀」,探討大學生與國中小學生對科學圖文閱讀與操作學習的認知歷程、紙本與數位閱讀歷程的比較,以及圖文閱讀歷程的縱貫發展追蹤研究,也提供中小學老師進行有效的圖文閱讀教學策略之參考建議。
科技部為鼓勵青年研究人員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的貢獻,遴選42歲以下優秀青年學者並頒獎表揚,簡郁芩老師從臺師大心輔系取得博士學位後,8年前受聘回到系上(正好大兒子出生,雙喜臨門,別具意義),以持續優異的研究表現獲獎,預計4月下旬領取獎項。
簡郁芩受臺東大學曾世杰教授啟蒙,進入閱讀心理學領域,攻讀中央大學碩班時,在柯華葳教授的指導下進行碩論,首次接觸眼動實驗,喜歡探討閱讀歷程的議題,畢業碩士論文更投上頂尖SSCI期刊《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受到莫大鼓勵和肯定,她至今仍記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印在國際期刊,起雞皮疙瘩的感動。
碩士畢業後,她回到小學實習與分發教書,內心卻不忘做研究的樂趣。工作兩年後,決定唸臺師大博士班,在吳昭容教授指導下,幸運地進入認知心理學結合科學閱讀的跨領域研究,也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求學階段遇到許多治學嚴謹又待人親和的師長,與他們的相處,更確立自己想以學術為終生志業。
不過,她當年找大學教職,面臨了許多困難及生涯抉擇,在家人及先生的支持下,辭去了小學教職,轉而全心投入熱愛的研究,經歷博士後研究一年半,幸運回到母系心輔系任教,同時當了新手媽媽,身為女性學術工作者,她提及幸好有長輩幫忙一起照顧年幼孩子,才有時間心力投注在研究上,能同時享受育兒與做研究的快樂。
她說,博士畢業十年後能獲獎,感到十分榮幸。特別感謝科教學門委員與召集人楊芳瑩教授接受她跨領域的研究,還有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哥倫布計畫」的經費支持,讓她建立起研究團隊,購置眼動儀實驗儀器,近年來發展科學圖文閱讀策略的實徵研究,也在眼動技術上突破過往限制,能在真實情境下,紀錄紙本閱讀和科學實驗操作的眼動行為,對閱讀心理學的基礎研究、閱讀教學的應用實務,以及科學閱讀與學習的研究議題,皆有貢獻。
近五年來,她在頂尖期刊上共發表14篇論文,其中多篇都有高引用率,學術研究能量充沛,影響力主要在學校,例如有醫學院的小兒科教授帶領醫師研究生來實驗室,希望學會以眼動工具評估特殊兒童的認知問題。
另外,她透過多個在中小學端的實徵研究,探討學生閱讀圖文的認知歷程,以及圖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影響,可以讓老師了解不同能力與特徵的學生,會有什麼不同的閱讀歷程與策略,如何進行有效的圖文閱讀教學策略等。
簡郁芩引用德國哲學家尼采說的「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然後,刻意練習,讓一定的量變造成質變。她分享給其他年輕學者的兩點建議,首先要做內心真正喜愛的研究題目,不畏艱難,不輕言放棄。做任何議題或學習新的技術到一定程度,最少需要五年時間。當年她的研究在國內外幾乎沒文獻,在真實環境下紀錄學習者的眼動資料與分析上也仍有瓶頸,幾經嘗試與修正,終於克服困難,論文才發表在頂尖期刊上。
再來,發表論文上,其實能做的就是一直寫。很多學生或同事問她,怎麼發表質量俱佳的論文?她說,其實就是不斷地寫,被拒絕或流浪的論文,都比被接受的多,最高紀錄是同一篇論文曾依序被八本期刊拒絕,歷時六年不斷修改,最終才有歸屬。走在學術路上,耐力是重要的。(資料來源:研究發展處 / 編輯:胡世澤/ 核稿:鄧麗君)
身為一位閱讀心理學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簡郁芩教授,結合認知心理學與科學閱讀,跨領域研究成果豐碩,榮獲科技部111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簡郁芩教授近年來發展科學圖文閱讀策略的實徵研究,也在眼動技術上突破過往限制,能在真實情境下,紀錄紙本閱讀和科學實驗操作的眼動行為。
原始網站連結:https://pr.ntnu.edu.tw/news/index.php?mode=data&id=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