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人文社會 / 家庭背景對高中選組的影響:我們可能低估了家庭的影響?

家庭背景對高中選組的影響:我們可能低估了家庭的影響?

【本篇報導由教育學系  張宜君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過去有關STEM培養過程之研究多聚焦於性別及種族的差異,缺乏對階級再製論述作系統性的討論,這篇文章的核心任務就是將家庭的影響重新拉回系所選擇/STEM教育過程,檢視家庭作為階級身分來源如何透過影響高中生選組行為,進而造成後續職涯選擇差異。過去研究針對家庭階級背景對高二選擇自然組或社會組的影響效果,呈現不一致的研究發現,甚至認為家庭的影響有限。在此篇研究中,研究團隊在方法上嘗試從傳統討論教育轉銜(school transitions)的選擇性方法論爭議延伸至高中生選組的議題,比較以Mare(1980)提出的教育連續性模型(schooling continuation models)及Heckman(Cameron & Heckman 1998)的選擇性模型,重新檢視家庭背景的影響效力。從教育轉銜的研究結果來看,Mare的模型為過去討論各階段教育轉銜主要採取的條件式邏輯迴歸方法,發現家庭背景的影響會隨著教育階段而下降,但Heckman則認為此方法會低估家庭背景的影響效果,應將選擇偏誤納入考量。本研究轉換此分析架構至選組的實證議題,發現採用Heckman模型之家庭背景對選組的影響效果比傳統的Mare模型更顯著,也就是說,過去研究認為家庭階級背景對選組影響效果小,極可能是因為忽略選擇性偏誤所致。除了方法論上的進展之外,本研究也將臺灣教育制度的特殊性放置在與他國比較的位置,發現臺灣的學校篩選性相對低、系所篩選性高,理應可見家庭背景對系所選擇的影響大,極可能就是未處理選擇性效果造成的影響。


 

  科學是引領現代社會前進與發展的重要知識基礎,科學技術的發展與能力,包括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EM),在宏觀層次擔負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責大任,微觀層次則有助於個人勞動市場位置的提升;因此,STEM人才的培育之於社會與個人皆為重要議題。STEM人才的培育過程像水管(pipeline),順著此水管經歷一系列訓練過程,包括選擇進入STEM教育的高中選組與大學選科系,到畢業後持續從事STEM相關工作,此過程中有些群體不成比例流出水管,包括女性及少數族裔。

  在臺灣特有的升學制度中,進入STEM水管的第一關就是高二的文理組選擇,然而在此關卡之前,學生們需要先在國中畢業後先選擇進入普通高中,才有高二選組的機會,也就是說,在進入STEM教育之前就已經是連續的教育選擇與篩選。此篩選過程也是Mare提出的教育連續模型欲捕捉的現象,其發現每一個教育階段的選擇,都將條件接近的人篩選在一起,因此家庭背景的影響隨著教育階段越高而下降;然而,Heckman卻認為此發現是在沒有處理選擇性效果而產生的偏誤估計,家庭背景的影響實際上在後續的教育階段仍具有影響力。本研究便立基於Mare及Heckman的方法論爭辯,將此概念挪用至同樣是一個一個階段篩選的STEM教育水管議題上,此乃本文在方法的貢獻。

  然而,家庭背景與是否選擇進入STEM教育的關係並非單純的個人選擇過程,而同時受到社會的結構不平等影響,整體教育階層化程度越高,系所選擇的篩選效果就越低,也就是說,當進入高等教育本身的競爭程度很高,優勢群體的競逐場域則集中於此而非念甚麼專業。身處於東亞的臺灣社會,共同的特殊性在於高等教育高度擴張而造成高等教育低度階層化,且公立大學都是具有聲望且資源較多的學校,臺灣的公私立學校比甚至高於日本及韓國,也就是說,無論是與美國或是日韓亞洲國家相比,臺灣教育階層化程度都較低,這表示競爭會轉移到系所選擇上,增加了系所選擇的階層化程度。因此,理論上應該要觀察到在科系選擇或STEM教育選擇的過程中,家庭背景扮演重要角色。但研究者為什麼沒有在過去的研究中觀察到此現象呢?

  研究團隊比較Mare和Heckman模型的分析結果,發現採用Heckman模型之家庭背景對選組的影響效果比傳統的Mare模型更顯著。也就是說,過去研究認為家庭階級背景對選組影響效果小,極可能是因為忽略選擇性偏誤所致。因此,選組行為乃至於系所選擇不僅是性別的議題,更是階級的議題,家庭透過影響子女的專業領域選擇而再製不平等。

 

原文出處:
Li, J. C. A., Chang, Y. C., & Tsao, J. Y. (2021). Family background and curricular tracking among Taiw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53(5), 496-513. https://doi.org/10.1080/21620555.2021.1904388 

張宜君 副教授 | 教育學系

張宜君副教授研究關注教育場域及勞動市場的階層化與不平等議題,檢視宏觀結構與制度對個人教育取得及勞動市場後果的長期影響趨勢,並透過細緻的分析技術進行一系列的實證研究,包括相對分配方法、階層線性模型、因果推論的計量經濟模型、APC模型等,目前關注的議題包括教育與工作轉銜、STEM教育、課堂中的社會正義及所得不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