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自然科學 / 以不變應萬變:默契十足的恆星團形成

以不變應萬變:默契十足的恆星團形成

文章資訊
關鍵字

【本篇報導由地球科學系  李悅寧助理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恆星形成貫穿各尺度之天文現象,可以概括敘述為一系列由重力引發的塌縮碎裂過程,然其中卻牽涉到許多的非線性的物理交互作用,如高馬赫數的紊流、低電離的電漿、不規則的磁場、宇宙射線與熱輻射。恆星形成的環境百百種,但若以結果論,所有恆星團的質量組成都令人出乎意料地相似。宇宙作為實驗室,觀測學家抽絲剝繭,理論學家抓耳撓腮,計算學家兩眼發直緊盯螢幕,就為了解釋並驗證恆星形成的過程中,什麼是橫跨宇宙千古不變的通則。


 

  恆星之間看似空無一物的空間,其實存在著稀薄的氣體、光子、塵埃、與磁場,稱之為星際介質。星際介質是個多變的恆星搖籃,直接可觀測的物理量之中,密度、溫度、不規則的紊流運動速度、與磁場強度,皆有橫跨數個數量級的巨大變化,而恆星就是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中誕生。 

  恆星作為宇宙的基本單位,是重要的能量引擎與元素工廠,透過核融合過程將質量轉化為能量,進而發光、發熱、藉由恆星的反饋活動,以輻射、噴流、恆星風創造週遭熱鬧的星際環境。描述恆星特性最重要的參數,就是它的質量,直接決定了恆星的大小、光度、核融合功率、和生命長度。大質量恆星溫度高、活動強、生命短、反饋大、並且大量產生氫氦以外的重元素,改變星際介質的特性進而影響下一代恆星的形成;與太陽相似質量的恆星則提供恰到好處的能量,對生命的誕生不可或缺;小質量的恆星如恆河沙數,幽暗的微光,卻佔了最多數的質量總和。 

  恆星時常群聚誕生,稱之為恆星團,恆星初始質量函數(IMF, Initial Mass Function)描述星團形成時,恆星質量的數量統計,這是星團很重要的一個表徵,與星際介質初始條件密切相關,也對星團乃至大尺度星系的演化影響重大。舉例來說,總重一百倍太陽質量的氣體塌縮碎裂形成恆星團,可以是100顆與太陽相同質量的恆星,也可以是10顆十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在大尺度的重力量測上看不出差異,但兩者對星團演化的影響將會截然不同,這個差異可以反映在總光度和光譜上,經由觀測來判斷。 

圖一:形成中的恆星團,恆星誕生在氣體密度高的區域,質量有大有小。
圖一:形成中的恆星團,恆星誕生在氣體密度高的區域,質量有大有小。

 

  令人費解的是,過去近60年的大部分觀測顯示太陽鄰近區域之IMF驚人地相似,雖然星際介質的特性多變,IMF的峰值都發生在約0.2太陽質量並在大質量範圍呈現指數遞減。然而,隨著觀測與模擬技術的進步,此一普遍性開始受到懷疑和挑戰,極端環境中,可能產生不同形狀之IMF,然而這些例子包括極不易觀測的遙遠星系、高密度的銀河系中心、和炙熱的早期宇宙。

圖二:數值模擬中的恆星初始質量函數,隨著恆星數量增加,IMF的形狀沒有明顯改變
圖二:數值模擬中的恆星初始質量函數,隨著恆星數量增加,IMF的形狀沒有明顯改變。

 

  雖然IMF的普遍性目前仍缺乏強有力的理論證據支持,其在天文學眾多領域不可或缺的地位,使得此普遍性往往輕易地被接受為基本假設。為了對恆星初始質量函數提出完整且全面的解釋,我們觀測恆星形成環境中的各種密度分佈與動能特徵,以此作為數值模擬的初始條件來產生含有各種質量恆星的星團(如圖一)並量測數值實驗中得到的IMF(如圖二),並藉由重力與紊流交互作用的理論模型,依環境特性對IMF做出預測,並從多個面向切入探討,以釐清此迷惑,使往後研究在需要使用恆星初始質量函數的時候,有理可據。

 

原文出處: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214-020-00699-2 

 

李悅寧 助理教授 | 地球科學系

李悅寧助理教授自2019年8月起任職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獲科技部愛因斯坦年輕學者計畫補助,並榮獲教育部玉山青年學者。專長為恆星形成之物理過程,以數值模擬與理論建模來研究星際介質中之紊流與重力現象,從恆星團到行星盤、再到太陽系、星際壯遊到回歸地球之旅,一路上探究各種有趣的天文物理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