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人文社會 / 文學比歷史更真實:中國古代經典中透顯的政治無意識

文學比歷史更真實:中國古代經典中透顯的政治無意識

文章資訊
關鍵字

【本篇報導由國文學系  曾暐傑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東亞儒學圈的政治場域中,有著一種相對於西方民主體制中「政治人」的概念「道德政治人」。這樣的觀念使人們在政治參與時,關注政治人的道德與人格,更勝於關於其專業與能力我們總是藉由挖掘候選人的醜聞來否定,而並未真正聚焦於政治人的專業領域及實踐經驗。因為我們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聖王崇拜的傳統,我們相信道德人格永遠優先於政治能力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必然也會是個為國為民的政治人,反之則不必然。這其實就是《孟子》:「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的思維結構。這樣的思維在傳統政治實踐中,逐步弱化與消解政治權力,以「道德人」取代「政治人」,而形成了沒有政治的政治論述,認為道德人格能夠解決一切矛盾與衝突。雖然東亞經典中鮮少有著如同西方政治學的專著,在哲學經典中也以道德為核心,但事實上政治的無意識始終存在於經典、文學與戲曲等敘事文本中;藉由這些經典文本與傳播媒介,道德政治人的思維滲透成為東亞文化場域中人們的心理結構,進而成為一種集體性結構。那是一種日用而不知的慣習系統,卻始終影響著我們的思維與行動、左右了我們抉擇的關鍵。當然這樣的情況正在逐漸地被意識到與轉變,但唯有更清楚了解我們如何成為今天的我們,才能夠有更好的明天尤其是在這個政治體制很新,政治思維卻可能很傳統的當下,我們應該更深刻地去解構自我。


 

  中國思想史的脈絡中鮮少有以政治為焦點意識經典,而多於心性儒學系統中以道德(moral)作為核心的論述典範。也就是說在儒家主流意識型態中,看似並無顯著的政治論述甚至是政治思想專著,但這並不意味著思想脈絡中無有政治思想。只是那無法從哲思經典中的顯性論述探得,而必須如Fredric Jameson所指出:文本的產生來自於存有與社會互動中所產生的投射、補償、壓抑與生產,文本作為客體詮釋對象之前必然還有其更深層的潛文本(subtext);是以從文學與敘事系統中,便能夠發掘古代文本中的政治無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在傳統心性儒學的道統意識下,道德人(moral man)始終焦慮於入仕的正當性,使得道德人自我認同中那因政治昇華而被潛抑的「政治人陰影」有著強烈的「得君行道」之衝動,於現實中卻又無「入仕」的合理性與正當性,是而產生對於政治的焦慮,進而讓「政治陰影」轉化為一種「反政治人情結」對於「政治人」人格結構產生忌諱,進而更強烈地凸出「道德人」的內向性人格建構。

  漢語哲學場域中「許由洗耳」的意象,便是「不入仕的入仕」政治典範之符碼化「許由」便是「道德人」意象的理型,而「洗耳」則是「反政治人情結」的情結化。這樣將「入仕」作為「惡語」,須要被水滌淨耳朵的敘事,可以將此視為「政治昇華」後所產生之焦慮而創造出的一個「洗耳」儀式將「道德人」在凡俗的政治場域中置入C. G. Jung所謂「淨心堂」中自我淨化與療癒,並大量地被融鑄進入文學創作之中。

  而「許由洗耳」的敘事與儒家思想中另一個哲思意象有著密切的關聯性,亦即宋明以降被顯題化的「孔顏樂處」「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此一脈絡顯然與許由的形象:「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飢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具有共同的母題(Motif)一種道德人格結構之內在修養秩序。

  且這不僅僅是少數知識份子的菁英思維,此一符碼同樣滲透進入文學之中,而在「反政治人情結」的母題中變型與演變。如《三國演義》中便寫到:「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於孔、顏。豈與俗子共論乎!」如果說在通俗小說中都有著將「孔顏」與「堯舜」相對,作為政治的典範去論述,並將「孔顏樂處」透過小說中的禰衡之口將之文本化(textualization),那麼可以說「道德人」心理結構所構築出的「反政治人情結」,事實上已經集體無意識,如此也才能夠在作為通俗文本的《三國演義》中被敘事化(narrativization)。

 

原文出處:曾暐傑(2021)。沒有政治的政治中古之後儒家「政治無意識」的來源、結構與符碼。中國學術年刊,(43_2),49-80。https://doi.org/10.6238/SIS.202109_(43-2).03

曾暐傑 副教授 | 國文學系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與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主要關注的議題為荀子思想、儒家哲學及其現代性、先秦兩漢諸子、漢語哲學場域的心理結構研究等。出版有學術專書:《通過孟荀而思⸺荀學視域下儒家心理結構與人格特質的批判性重建》、《性惡論的誕生⸺荀子「倫理經濟學」的孟學批判及其儒學回歸》、《打破性善的誘惑⸺重探荀子性惡論的意義與價值》,以及期刊論文30餘篇、專書論文20餘篇、會議論文90餘篇;以及哲思經典普及圖文書《水豚讀論語》、《喵星人啃莊子》、《墨子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