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維剛 助理教授 | 國文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六朝文學、古典詩學,近期研究興趣為渡海文人與臺灣古典詩壇的互動。曾出版《文體、文學史與政治文化變動下的六朝上表書寫》、《六朝哀挽詩文研究》,主編《張夢機先生詩文補遺》、《天籟吟社舊籍復刻》等書。
【本篇報導由國文學系 何維剛助理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姚琮(1889-1977)作為國民黨高級將領,二十三歲開始學習古典詩創作,歷經中日戰爭、國共內戰。六十歲渡臺後,其特殊的生命經驗與詩歌創作,成為觀照五六零年代臺灣古典詩壇的獨特面向。姚琮詩集《味筍齋詩鈔》在臺灣三度付梓,各種詩集多處刪改與重寫,於詩作汰選與內容加筆、減筆之間,可一窺其晚年審美傾向。渡臺以後,姚琮夾雜於黨國大我與詩人小我之間,面臨世界變動、身份轉換與老年迫近,古典詩意象與選題、觀察產生巨變。從其詩作中緬懷故鄉、臺灣經驗與詩學關懷等不同主題,古典詩寫作成為其面對新世界、新時間的文化框架,而詩教的文化光輝與古典詩的抒情言志,也成為姚琮於海隅孤島找到自身定位、聯繫舊我的心靈南鍼。
姚琮(1889-1977),字味辛,浙江瑞安人。1907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與蔣中正(1887-1975)為同期同學。國共內戰日烈,1949年姚琮渡臺,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將退役後,曾於文化大學、東吳大學講授古典詩。姚琮早年曾從遊孫詒讓,二十三歲開始學習古典詩創作。陳衍《石遺室詩話》、陳含光、梁寒操、李猷等,都對姚琮的古典詩頗為盛讚。
姚琮的詩集《味筍齋詩鈔》曾經出版四次,分為大陸重慶出版的癸未本(1943);渡臺以後出版之癸巳本(1953)、己亥本(1959)與己酉本(1969)。雖然版本不同,收錄的詩作內容卻大體一致。然而若細細窺探不同版本之間詩作的選錄與汰除,甚至是新版與舊版詩作的加筆與減筆,則可進一步瞭解姚琮渡臺以後的心靈困境。
舉例而言,姚琮與蔣中正本為保定軍校同窗,1943年《味筍齋詩鈔》中,收有〈從蔣司令介石兄觀廬山瀑布〉,以「兄」相稱,可知當時二人關係較為密切。渡臺以後的三個版本重複收錄此詩,卻都刪去了題目「介石兄」三字,僅保留「蔣總司令」,推測二人關係從朋友到君臣關係之質變。
茲再舉一例。1937年蘆溝橋事變爆發,天地大變。但在渡臺以後的《味筍齋詩鈔》,於該年卻僅收錄〈戰上海〉一首詩作,以姚琮詩才與世變背景來看十分弔詭。但若重新比對癸未本(1943)的《味筍齋詩鈔》,可知舊版詩集原本收錄許多戰爭實錄、批判國民政府的詩作,在渡臺以後的詩集皆被抹去,僅保留政治情感相對正確的〈戰上海〉一詩。揭示了姚琮在黨國大我與詩人小我之間的取捨。
對於五、六零年代的臺灣詩壇,詩作的理解不能純粹從內容申說,而須回到時代背景重新加以理解。姚琮渡臺以後,詩集中許多作品涉及論詩、立言、立學,所論者並非純粹之古典學術,而是姚琮自身在國共內戰之下,對於共產主義而導致中原傾覆深以為痛。是以其詩論以立學為主,便是期以不為偏頗之說所左右,進而毀壞了古典傳統。
另一方面,姚琮渡臺以後,在新世界與舊家鄉之間,心靈仍在調和與認同之間遊蕩。姚琮不論是在戰爭時期的四川,或是在渡臺以後的淡江、臺南等地,每每見到開闊水域時,都會懷念起家鄉瑞安的飛雲江。「萬里飛雲渡,三年淡水心」、「可憐淡江水,猶自接飛雲」,地理空間的模糊與心理記憶的銜接,讓陌生的臺灣地景,重新聯繫舊時家鄉的兒時回憶。對於渡臺以後的姚琮而言,古典詩的寫作不僅是得以安身立命的心理歸宿,也是在兩岸隔閡之下,讓自己夢歸家鄉的一葉扁舟。
原文出處:何維剛(2022)。試論姚琮《味筍齋詩鈔》的詩學關懷與離散書寫。東亞觀念史集刊,(20),225-27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23039205-N202312290001-00006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六朝文學、古典詩學,近期研究興趣為渡海文人與臺灣古典詩壇的互動。曾出版《文體、文學史與政治文化變動下的六朝上表書寫》、《六朝哀挽詩文研究》,主編《張夢機先生詩文補遺》、《天籟吟社舊籍復刻》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