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人文社會 / 高齡社會來臨 如何為樂齡族打造公共圖書館專屬空間?

高齡社會來臨 如何為樂齡族打造公共圖書館專屬空間?

文章資訊
關鍵字

 【本篇報導由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邱銘心副教授、林芷君研究生研究團隊提供】

  公共圖書館為地方的知識門戶,館內設計應反映出圖書館服務的功能,並靈活適應服務工作的興革,自1993年起台灣就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圖書館樂齡專屬區域的服務環境設計更顯重要。本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六所樂齡學習中心為研究場域,並以其所屬樂齡讀者為研究對象,選擇照片引談法為資料蒐集方法,共訪談了24位受訪者,徵集到284張照片,藉此透過照片及訪談瞭解樂齡讀者使用圖書館樂齡中心之服務環境因素偏好,期待研究成果能作為未來公共圖書館樂齡專屬區域規劃之參考。


  

  公共圖書館是地方的知識門戶,也是提供樂齡族館藏服務與終身學習的場域。樂齡族面臨生理機能老化及社會調適等心理變化,對於圖書館服務也有不同的需求與期待,如何規劃及改善以提供樂齡族專設空間成為公共圖書館的重要課題。本研究以臺北市立圖書館六所樂齡中心為研究場域,並以館內樂齡學習中心學員為研究對象,以視覺研究方法中的照片引談法蒐集資料;透過照片及訪談,探討樂齡讀者使用圖書館為其打造的樂齡專區時所偏好的服務環境因素。研究將有助於專區之規劃與改善,為樂齡族提供更適切的服務以及安心閱讀、社會互動的環境,進而減少其環境壓力並滿足需求、增加樂齡族利用圖書館的意願。 

  本研究透過照片引談法喚起樂齡讀者的記憶,重建他們對於服務環境的想法與偏好。研究方式為請樂齡讀者在圖書館的樂齡中心中針對「最滿意/喜歡或是最不滿意/不喜歡」的畫面進行拍攝,拍攝的重點可以是一個空間、一種行為、一項服務、裝潢設計,或是場域中的人物等等。每位受訪者提供十張照片,並於拍攝結束後約定訪談時間,訪談目的為暸解他們對於照片景象的感受、偏好,以及重要性排序。

  研究結果發現樂齡族所重視的服務環境可分為知覺、設計、與社會三個構面。知覺構面著重感官的體驗,樂齡讀者重視服務環境的採光、綠化與整潔,才能舒緩閱讀疲勞以及提升空間舒適感;設計構面包含功能設計與美感設計,樂齡讀者認為明確的空間指引以及傢俱與設備等硬體功能完善與實用才是重點;社會構面代表服務環境內的人際互動,樂齡讀者重視服務態度以及環境所營造的學習氛圍,認為友善的氛圍才能吸引他們在樂齡中心停留與持續探索。人口高齡化的衝擊造成社經層面的巨變,為高齡族群量身打造公共圖書館專屬使用空間,能使他們在紛擾瞬變的步調中,找到閒適安定之所在。

 

原文出處:https://ojs.lib.ntu.edu.tw/ojs/index.php/JLIS/article/view/45 

邱銘心 副教授 |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邱銘心,本校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副教授,畢業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圖書資訊學院。主要學術專長為健康資訊學,特別是數位情境中的健康資訊需求與行為、健康資訊素養與健康資訊服務設計。

林芷君 研究生 |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林芷君,本校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