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人文社會 / 怎麼後悔有關係! 利用負向經驗開啟未來大門

怎麼後悔有關係! 利用負向經驗開啟未來大門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陳慧娟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從小我們被教導努力追求無怨無悔的人生,但現實生活經常事與願違。既然後悔是人之常情,那人生中最後悔的是什麼?根據西方研究指出,排名第一的竟然是教育,遠高於生涯、愛情、教養和安全等(Streep & Bernstein, 2015)。Fries 等人(2005)的研究也發現,無論是否有清楚的學術目標,高達九成的學生都表示經歷過選課迷惘與衝突,且對其認知歷程與學業情緒造成深遠的影響。有鑑於此,本研究採立意取樣方式,招募臺灣公私立大學學生填寫匿名問卷並進行量化分析發現:一、大學生選課後悔情緒越強烈,對已選課程的動機干擾程度越嚴重;二、大學生發生選課後悔事實時,若採取反芻策略(rumination),此時學業動機受干擾的程度可完全透過「反芻策略」來解釋;三、若大學生採取「聚焦未來」的認知重新評估策略(future-focused reappraisal),則後悔對動機干擾的影響力下降;四、訊息提供與理性教導對大學生後悔與動機干擾的關係沒有顯著調節效果,但高水平的情感支持則對此產生調節作用,顯示重要他人的情感支持會影響大學生修復後悔的效果。綜整本研究發現可知,後悔產生的負向情緒,雖不利於短期美好生活的體驗,卻能在自我進化歷程中發出一種警報,因此不需刻意迴避它,反而應給後悔一個適當的位置。在同理與接納的環境中,引導莘莘學子「好好學習」面對後悔,並從中尋找優勢,將負向情緒轉化為適應性的成長養分,為未來學涯開啟一扇光明繽紛的大門。


 

  後悔是指個人在決策後,因結果未達期望,經由反事實比較,以及自我責任的意識,引發生氣、痛苦和焦慮情緒、自我批評,以及企圖消除事件等反應(Breugelmans,et al.,2014),並對隨後任務的績效表現產生不良影響(Roese et al., 2009; Liao, et al.,2016)。Carmon 與 Ariely(2000)發現人們心理傾向常聚焦於已放棄或錯失的選項,而非看重已握有的資源,因此在強調自主學習特色的高等教育環境,選課後悔對大學生而言,可能是普遍發生且易耗損認知資源的負向經驗(Gao et al.,2014),容易導致分心、低堅持力或壞心情等損毀自我管理的動機干擾行為。 

  Lazarus 與 Folkman(1984)提出「壓力互動模式」,認為壓力與因應之間是互動關係,故因應策略是能否將挫折經驗轉化為成長動能的條件因子。本研究除了延伸 Gilovich 與 Medvec(1995)的後悔心理修復方法:除了保留反覆且持續討論不滿意結果與挫折情緒的「反芻策略」(rumination)外,並參酌鄭怡與林以正(2016)的後悔因應策略,進一步依據發現利益的時間點,將認知評估策略再區分為兩種策略:一為「聚焦現在」(present-focused reappraisal),強調學習者試圖從已選擇課程找尋優勢,將課程內容與個人生涯或興趣結合以提升其適應程度;第二種為「聚焦未來」(future-focused reappraisal),重視如何避免未來重蹈覆轍的作為、增加自我洞悉與日後改善的機會,並比較前述三種因應策略對後悔與學業動機干擾的影響方向與強度。

  誠如先前文獻所述,後悔是強烈的負向情緒經驗,無論大學生是反覆抱怨,或採用尋找益處的認知重新評估策略,若有知覺有強韌的支持系統,應皆有助於緩衝後悔事件帶來之不利結果。Demaray 等人(2005)發現青少年傾向針對不同事件尋找不同的支持來源,基於此,本研究跳脫往例將社會支持視為單一綜合測量,而是分別從情感支持和工具性訊息支持兩個面向,蒐集實徵資料以釐清後悔與動機干擾關係的條件機制。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首先,從內在資源來看,學習者採取「反芻思考」策略會使其陷入自責、否定的情緒,將注意力放在對過去的錯誤耿耿於懷,可完全決定對動機干擾的影響程度;「聚焦現在」的策略對後悔預測動機干擾的效果沒有任何影響;然而採取「聚焦未來」的認知評估策略可抑制後悔對動機干擾的威脅程度。由此看來,大學生遭遇選課後悔時,要輔導他們立即著眼於「在已選擇課程中發現利益」的策略,對減低動機干擾的效果不如讓他們有機會沉澱情緒,期待未來擁有進一步改善調整行動機會。其次,在外部資源的部分,整體的社會支持與單獨的訊息提供無法調節後悔對動機干擾的影響,但較高水平的情感支持可緩解後悔與動機干擾的正向關聯強度。此項結果給研究團隊反思,大部分的人都在不知不覺中扮演「順利崇拜」的思想信徒,普遍認為後悔是一種不堪回首的失敗經驗,約束自己儘量不要後悔,甚至堅持永不後悔以維護自尊。本研究資料顯示「反芻思考」策略與「動機干擾」有正相關,表示大學生面臨選課後悔時,若奉行「後悔無益」的信念時,習慣發牢騷、找藉口,容易讓人感受焦慮,難以專心眼前的任務,甚至增加學業迴避行為,而陷入一悔再「毀」的痛苦深淵,這類反應型態屬於「耗損模式」(Jamieson, et al., 2018);但本研究結果亦發現,若採取聚焦於發現利益的認知重新評估有助於優化壓力經驗,可協助學習者跳脫慣性的災難化思考模式,將重心拉回到在後悔中修復、在挑戰中精進,有助於降低動機干擾和促進生活適應,而這正符合 Dweck「成長模式」的能力信念。

   既然後悔是決策過程常發生的經驗,與其拒絕或延遲決策,不如鼓勵大學生學習品味後悔,並充分利用負能量,培養賦能的成長心態。而周遭的重要他人也不妨練習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切勿在學習者深陷情緒幽谷時,一廂情願熱切給予「諄諄教誨」。如此藉由對後悔經驗的接納,有效落實正向聚焦,其實是一種彌足珍貴的心理資本。尤其因數位科技的浪潮帶動資訊傳播迅速,大學生面臨多元選擇與競爭性動機之衝突,感受身心耗竭症的威脅將與日俱增,因此,在教育領域探討後悔的因應與其後續影響是深具時代意義且被期待的。

 

原文出處:
陳慧娟、簡洧晴(2020)。大學生選課後悔與動機干擾研究:檢驗後悔因應策略的中介效果與社會支持的調節效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 (2),277-312。
(Effect of Regret on Motivational Interfere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Regret Coping Strategy as a Mediator and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陳慧娟 副教授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研究興趣包括社會關係(家庭、學校、同儕)與青少年適應及心理資產、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教學承諾及品味能力與幸福感之關係、平衡時間觀與心盛研究等,並分別於2014、2019榮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學傑出獎。近年來特別致力於學術研究與教學實務的連結,積極根據實徵資料分析結果提出安頓教師身心、促進教學效能與創造青少年福祉的建設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