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人文社會 / 教練訓練知識怎麼來?

教練訓練知識怎麼來?

【本篇報導由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林靜萍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文探討運動教練訓練知識之來源,首先以知識擷取和社群參與的觀點論述教練教育學理基礎,認為學習的產生需仰賴兩者間的互補以建立認知結構。其次以教育角度探討,正規教育:學校教育或是政府體系以高度制度化的課綱考核下附有文憑或證書之課程,包括大學體育相關系所、運動教練研究所及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研習課程;非正規教育:由各地體育運動協會、運動俱樂部或教練協會,透過個人的意願來參加會議、培訓班或研討會,這類課程通常是比較短期的、自願的,甚至是沒有任何條件限制的,包括各運動項目相關之研討會、工作坊、會議、參訪團、訓練營等;與非正式教育:指在正規與非正規之外的教育機會,從日常生活、工作場域中的學習,通常教練本身不會意識到學習的發生,透過任務的完成、人際互動、傳遞組織文化等得到互動與經驗學習,此外網路資訊、教練專業社群等多元管道的補充學習皆建立教練豐富的知識庫。經分析發現非正式學習可能是教練知識的重要來源,故以社會互動共構知識的概念輔助正規教育可視為教練培育重要的一環。


 

  教練培訓是維持和提高運動教練專業化的關鍵,不同類型的學習機會對教練知識的發展亦有不同的影響,如正規教育 (formal education)、非正規學習 (non-formal learning)與非正式學習 (informal learning)。

  彙整研究發現,現今教練教育課程多以技巧、技術與比賽戰術的學理導向為主,專家教練多從人際、組織間的關連與互動關係等非正式的網絡及觀察其他教練和良師制來增進知識。研究也發現現今研習課程並未將經驗、個人特質及哲學整合至正式的培訓機制中,顯示目前的教練教育形式尚無法從中有效提取知識作為新手教練的準備,對教練工作實務的影響有限 (吳佩伊、林靜萍,2016; González-Rivera et al., 2017)。知識的建構是在社會脈絡中透過行動形成,教練所獲得的知識與技巧,需要在自然的情境脈絡下去建構。亦即有意義的學習,往往是發生在新觀念用得到的真實情境脈絡之中,而常見的人為情境,需仰賴「體驗式」的學習,方能使訓練知識深刻內化在腦海中,以利提取。在非正式學習中,教練通常不會意識到非正式學習的發生,如任務的完成、人際互動、傳遞組織文化等互動與經驗學習,且工作場合、運動訓練中的日常經驗對於學習的影響也被認為是有價值的。而個人先前的訓練及實戰經驗皆是獲得訓練知識的重要管道,教練本身早期的運動員經驗,也扮演著整合與過濾教練知識的重要角色,尤其個人項目運動教練的成就表現更是直接受其運動員經歷所影響,經由參與、觀摩到成為教練,這樣的形成經驗帶領了教練的生涯,對信念與行為都提供了持續的影響力。

  此外,正式與結構化的師徒制被參與者認為是教練專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不但對發展中的新手教練有幫助,也對身為輔導角色的成熟教練有益處,能夠擴展與習得多樣化經驗。教練知識發展是一種知識共享的社交過程,如教練網路社群,企圖打破疆界,透過網際網路連結個人、群組或組織,進行知識的分享與創新。但吳佩伊與林靜萍(2017)研究發現臺灣專家教練,普遍認為訓練方法是很私人、寶貴的,除非是自己的直屬上下體系,否則難以分享,因此我國運動教練在知識分享上較為保守,教練間的協同合作及反思對話也較缺乏。教練專業社群運作可能是現代的趨勢,但必須學習彼此信任,惟有先建立社群的信任、使命感,培養願意共享的習慣,才能讓知識快速擴散,達成共同解決問題的目的。教練亦能從多元補充學習中成長,如youtube、相關運動訓練網站的知識傳播迅速,都是教練知識發展寶貴的學習資源。教練反思與再解釋過去教練工作經驗也有其重要性,強調「在行動中求知」及「在行動中反省」的學習概念,建構教練專業社群與同儕交流,也都是提升教練知識有效的管道。

  經分析發現非正式學習可能是教練知識的重要來源,如師徒制、訓練實戰經驗或觀摩他人等的互動學習,以及網路資訊、教練專業社群等多元管道的補充學習皆建立教練豐富的知識庫,故以社會互動共構知識的概念輔助正規教育可視為教練培育重要的一環。

 

原文出處:
https://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247300-201903-201904170003-201904170003-1-8

林靜萍 教授 |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林靜萍任職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運動教育,關注體育師資培育及體育課程與教學研究議題,近年致力於體育課程改革之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