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挺 特聘教授 | 英語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特聘教授。其研究專長著重於「第二語言字彙」及「語音習得」,及「科技輔助學習」與「第二語言學習者認知」之互動與影響。
【本篇報導由英語學系 劉宇挺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傳統課室學習中,教師多依賴單向式的教學模式,刺激引發學生注意力的方式也大多藉由外顯方式(畫重點,顏色標示等)。但是隨著教學觀念的進步,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疾呼使用更為「隱性」的方式來“促發”(induce)學生自發性之注意力(如:因為字頻而注意到某關鍵字);學者們認為發自內在、由學生自己促發的注意力會比藉由外部(如:教師)外顯方式激發的注意力更有效益、且讓學生學習更有深度。但針對上面「外顯」與「內隱」吸引注意力機制的比較一直到2018年才有第一個實證研究。但這研究並未納入一個息息相關的探討因素:工作記憶。畢竟不論老師使用什麼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也跟學生是否是金魚腦(工作記憶大小)有絕對關係。本研究探討工作記憶大小是否會對教師所使用的各種(外顯vs.內隱激發)注意力導引教學策略效益造成影響,研究結果可提供差異化教學理論建構與實際操作時的指引。
雖然第二語言研究學者一般來說都同意「注意力」(attention)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但他們對於該如何激發第二語學習者的注意力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針對這點,Han et al. (2008)在綜觀21個現存相關文獻後發現,學者間的不同看法及文獻上莫衷一是的見解都是肇因於對於“注意力”的定義與操縱仍不明確;譬如,Issa & Morgan-Short在2018年語言教學界最頂尖的期刊(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報告中即指出:注意力不是只涉及一種面向;光就語言教學或學習而言,就可區分為:「外部注意力機制」(external attention mechanism)與「內部注意力機制」(internal attention mechanism)。舉例來說,若第二語學習者注意到了待學字彙或文法在格式上有特別加上粗體或是畫上底線,這就是運用到他們的「外部注意力機制」;而第二語言學習者因字頻(frequency)等較隱性因素而注意到待學字彙或文法,這就是運用涉及到他們的「內部注意力機制」,這個機制是由學習者自發性地啟動他們的注意力機制,而非由外力或外部因素而啟動。在第二語教學時,到底應該透過那一種注意力機制(「外部」vs.「內部」)來引發、加深第二語學習者對於待學字彙或是文法的學習,截至目前為止仍未在第二語文獻上有系統地探討檢視。
因此,本研究特別針對幾種常用於引發第二語學習者「內部、外部注意力機制」的操弄方法(pedagogical manipulations)進行效益比較。在進行此類研究時,Issa & Morgan-Short(2018)疾呼要特別注意第二語學習者本身短期(工作)記憶容量大小(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working memory capacity)對於「內部、外部注意力機制」的可能影響,因為短期工作記憶容量較大的人與容量較小的人所會裨益到的注意力激發方式可能都不同。為此,本研究特針對120名英語為第二語學習者之字彙學習為範疇,來探討激發這些學習者注意力技巧的效益是否會因他們認知因素上的差異(如:短期工作記憶差別)而有所不同。
本研究發現,複合式(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注意力吸引模式的確比單項式的更能有效的吸引學生目光,進而導致更好的第二語字彙學習效果。但是這個結果,卻會因為注意力操縱技巧的特質(內部vs.外部)及學生個個別(認知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效果。在以內部注意操作模式下,甚至某些單項式(單一)注意操作模式就可以達到比外部的複合注意力操作模式更好、更強的吸引注意力效果。所以,不是在所有情況下(使用)更多的注意力吸引模式就是一定帶來最好的效果。此外,工作記憶大的學生比金魚腦記憶(工作記憶小)的同伴有著更好的表現,也更受益於複合式的注意力吸引模式。本研究結果可提供第二語差異化教學議題理論建構,以及教學實務操作上的指引參考。
原文出處:
Liu, Y.-T., Nassaji, H., & Tseng, W.-T. (2021).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attentional manipulations and working memory on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https://doi.org/10.1177/136216882110301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特聘教授。其研究專長著重於「第二語言字彙」及「語音習得」,及「科技輔助學習」與「第二語言學習者認知」之互動與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