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人文社會 / 「後設」戲中戲:明清古典戲曲的自覺建構

「後設」戲中戲:明清古典戲曲的自覺建構

文章資訊
關鍵字

【本篇報導由國文學系 陳芳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從後設(meta-)視角觀察,戲中戲是非常獨特的編劇策略。既能使觀者與被觀者產生一種雙層結構,又能讓劇場反映自我,形成鏡像迴映的效果。宋、元戲曲裡雖有不少「夢戲」、「鬼戲」橋段,卻罕見作為後設戲劇/劇場明顯特徵的戲中戲。然則戲曲是從何時開始有戲中戲?戲中戲必須具備哪些要件,才能歸屬於後設戲劇/劇場的範疇?對於本具疏離性和程式性的戲曲而言,戲中戲有哪些類型?又有什麼作用?這些都是值得討論的問題。本文先聚焦於明清古典戲曲,檢視戲中戲的呈現方式,並思考「後設」戲中戲的存在意義。如此或可深化古典戲曲研究的層次,對於戲曲結構開啟更多的論述空間。


  

  乾坤一戲場,請君更看戲中戲;俯仰皆身鑑,對影莫言身外身。 ──戲臺題聯 

  自亞伯(Lionel Abel)於1963年提出「後設劇場」(metatheatre)一詞後,學界對於戲劇結構的討論至今方興未艾。而弘彼(Richard Hornby)出版於1986年的《戲劇、後設戲劇及洞察力》(Drama, Metadrama, and Perception)一書,也堪稱是當代最有系統的相關論述。據其所言,一齣戲不是反映生活,而是反映自身。它與其他戲劇有關,整體可視為一個系統。此系統一般乃與其他文學、非文學表演,其他藝術形式(包含高、低階)及文化系統交錯(在此文化是指戲劇/文化複雜性)。通過這種戲劇/文化複雜性,而非個別戲劇來解釋生活。弘彼把自覺明顯的後設戲劇分為以下五種類型:戲中戲、戲中儀式、角色中的角色扮演、文學與真實人生的指涉及自我指涉,特別重視戲劇與洞察力,各立專章討論。陳芳曾借鑑其理念探討宋元戲曲,撰作〈表演自覺.自我指涉.感知接受:宋元戲曲的「後設」展現〉一文,指出宋元戲曲在戲觀自身與戲演人生、角色中的角色扮演、戲中儀式的運用及建構劇場幻境等指涉、揭露現實的手法,自有後設意義,不盡然符合西方後設劇場的定義。同時,發現宋元戲曲雖有不少「夢戲」、「鬼戲」橋段,卻罕見作為後設戲劇/劇場明顯特徵的「戲中戲」。對於本具疏離性和程式性的戲曲而言,戲中戲的類型與作用都是應該釐清的問題,值得進一步分析。限於篇幅,本文先聚焦於明清古典戲曲,觀察戲中戲的呈現方式,並思考後設戲中戲的存在意義。如此應可深化古典戲曲研究的層次,庶幾提供一種切入觀照古典戲曲結構的新視角。 

  經過研究,可知古典戲曲中的「戲中戲」有曲唱、說書、院本、傳奇、雜劇、弋陽戲、梆子戲、傀儡戲、猴戲、徭僮戲……等各種樣式。演出篇幅或長或短,演出人員或多或少,演出寓意或深或淺,但凡能與外戲若合符節,直指現實生活,建構劇場中「戲演人生,真即是假」之洞察力者,即可視為採取後設策略的戲中戲。不然,若只是演戲時由演員任意增加與劇情無關之鬧劇俗套,則「戲中串戲,殊覺可厭」,反而成為應予汰除的「優人積習」。明、清二代的劇作家,對於戲中戲的安排,無論是預示外戲的情節推進,凸顯外戲的人物性格,測試外戲的人物意圖,對外戲進行合模與揭露,或強調渲染外戲氛圍等,都明顯較前人有更多自覺。有時外戲人物也會在搬演戲中戲時自我露跡,誠如馬佶人《荷花蕩》第八齣〈頒天詔〉下場詩所云:「世局從來一戲場,須知歌譜總文章」。以戲中戲等後設形式來觀照人生, 反思劇場,明清古典戲曲作家並未缺席,早已有所實踐。 

 

圖一:馬佶人《荷花蕩》演出「戲中戲」《連環記》 (卷首插圖板心題云「戲中戲」,這是該詞首見於戲曲者)

圖一:馬佶人《荷花蕩》演出「戲中戲」《連環記》
(卷首插圖板心題云「戲中戲」,這是該詞首見於戲曲者) 

 

原文出處:http://da.lib.ntnu.edu.tw/ntnuir/ug-9.jsp?xsd_name=ntnuir&handle=764950C3-0D79-3DFE-7517-3125D61813FA  

陳芳 特聘教授 | 國文學系

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曾任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和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訪問學者,以及科技部(國科會)、國藝會、教育部、文化部審查委員、大學評鑑委員、臺灣莎士比亞學會理事長、中華戲劇學會理事長等。曾獲第54屆中山學術著作獎,陸委會、科技部(國科會)學術著作獎助多次,著有學術專書《抒情.表演.跨文化:當代莎戲曲研究》等十餘部。另與彭鏡禧教授合著「莎戲曲」劇本《約/束》等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