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意安 博士後研究員 | 生命科學系
加拿大籍的王意安博士(Dr. Ian Best)的研究興趣為野生動物生態學、行為生態學和保育生物學。研究主題包括哺乳動物的避敵行為和農業危害。
【本篇報導由生命科學系 郭奇芊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和人類一樣,不同野生動物間的行為可能不同。根據生命節奏假說(pace-of-life hypothesis),相較體型大的動物,體型小的動物通常壽命較短,在較年幼時就開始繁殖。體型小的動物由於需要在較短的生命週期內繁衍後代,所以在行為上,可能較為大膽以快速獲取足夠的食物資源。檢測臺灣不同體型大小的四種老鼠,對於捕食者(石虎)氣味的躲避反應,的確發現體型較小的兩種老鼠比較沒有表現出避敵的行為,但是體型較大的另外兩種老鼠,行為上相對謹慎,符合生命節奏假說的預測,也因此大隻的動物未必就比較大膽。
每個人的個性都不盡相同,有些人個性外向,喜好冒險,有些人個性則較為保守,行事相當謹慎。研究發現,和人一樣,不同野生動物間可能也有類似的行為差異,但我們是否能夠預測,行為會如何不同?例如,比較大隻的動物,是否就比較大膽?
根據生命節奏假說(pace-of-life hypothesis),動物的行為是大膽或者謹慎,取決於體型的大小。在自然界,體型大的物種壽命通常較長,能有較多的時間慢慢長大和繁衍後代;相對地,體型小壽命短的動物,則必須將生長和繁殖壓縮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體型小,生命節奏快的動物,為了在短時間內找到食物和配偶以利迅速長大和快速產下很多後代,會採用比較大膽的行為策略;相對上,體型大生命節奏慢的動物,反而會比較謹慎,以利能延長壽命,增加未來生殖的機會。
野生動物不同種類間行為差異是否符合生命節奏假說,過去並未有太多的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屏東科技大學以及臺北市立動物園所組成的研究團隊,捕捉臺灣四種體型大小不同的野生老鼠種類,在實驗室中進行行為觀察比較,其中體型最大的小黃腹鼠(如圖1)體重約可達體型最小的田鼷鼠(如圖2)的10倍。每隻老鼠進行兩天的觀察,第一天將老鼠放入大型觀察箱中,記錄每隻老鼠對於陌生環境的行為反應,第二天再增加放置老鼠天敵-石虎-的糞便在觀察箱中(如圖3),觀察老鼠對於捕食者氣味的行為反應。
另外,也在石虎糞便旁放置一個食物盤,將5公克的小米,均勻混在75公克的沙子中,當作食物餵給每隻老鼠,當小米被吃到剩下越來越少時,老鼠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在沙子中找到小米,何時決定要放棄繼續翻找食物,部分取決於老鼠覺得潛在的風險有多高,當老鼠覺得,例如被吃掉的風險很高時,就會早點放棄翻找,因為不值得為了越來越低的報酬而冒險;相反地,如果老鼠覺得潛在的威脅很低,就比較願意繼續尋找殘留的小米,因此比較沙子中剩下多少小米,可以推估老鼠感受到或願意冒的風險有多高,如果大部分的小米都剩下代表老鼠比較謹慎,多數小米都被吃完則顯示老鼠比較願意冒險。
記錄對於陌生環境和捕食者氣味的行為反應,同樣發現體型較大的兩種老鼠較會躲藏或靜止不動,體型較小的另外兩種老鼠則多四處移動或覓食,證實體型大的種類較為謹慎,體型小的物種較為大膽,符合生命節奏假說的預測,因此大隻的動物未必就比較大膽。
圖1:體型最大的小黃腹鼠
圖2:體型最小的田鼷鼠
圖3:行為觀察箱,左下方顯示老鼠正在食物盤上取食,右下方則是石虎糞便
加拿大籍的王意安博士(Dr. Ian Best)的研究興趣為野生動物生態學、行為生態學和保育生物學。研究主題包括哺乳動物的避敵行為和農業危害。
郭奇芊副教授的研究興趣為生態環境改變以及人文社會變遷對於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影響,尤其是與野生動物有關的疾病。近年的研究主題亦包括野生動物的行為和群聚生態、稻田的農業生態、以及再生能源開發對於野生動物的可能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