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首頁 / 人文社會 / 國中生愛生氣? 孩子,你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要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

國中生愛生氣? 孩子,你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要用適當的方式來表達

【本篇報導由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張存真博士班研究生研究團隊提供】

  生氣 (anger) 是指當個體感覺受到傷害或被侵犯時,想威脅或傷害侵犯者的情緒狀態。生氣常被歸類為負面情緒,在許多文化中都是不受歡迎的,但它卻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經驗到的情緒之一。然而,生氣能促動個體能量,適時的保護自我不受威脅、發出提醒個體處理壓力之警訊,還有幫助個體溝通、表達負向感受等正向功能。因此,若能了解生氣的本質與功能,將生氣當作是生活中遭遇困難的負向回饋訊息,進而掌握它,並以建設性的方式來因應,反而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本研究將生氣分為敵意認知(認知)、生氣經驗 (情感)和生氣因應 (行為)三個層面探討其關聯性,並建構國中生敵意認知與生氣模式及進行驗證。研究結果顯示:(1) 整體而言,國中生在敵意認知和生氣經驗之得分均為中等程度,而在生氣因應方式之中,以攻擊他人項目的得分最低,消極因應項目的得分最高,顯示國中生多以消極因應的方式表達生氣;(2) 不同性別國中生之敵意認知、生氣經驗和生氣因應有顯著差異;(3) 敵意認知對生氣情緒及生氣因應有顯著預測力,且亦會透過生氣情緒中介而對生氣因應有顯著間接影響。


 

  生氣亦稱為憤怒,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現象。研究顯示,頻繁與高度的敵意、過度的生氣情緒,以及對他人的攻擊行為都會危及個體心理、社會和生理的健康狀況。青春期是青少年界定自我的階段,由於青少年自我意識強烈又欠缺調和性,經常使用攻擊行為來建立社會地位以支配他人,而生氣往往也是青少年試圖避免感到悲傷、害怕或被傷害的唯一方式。在此時期與生氣有關的問題是導致青少年死亡和許多負面發展結果的重要因素,而青少年的生氣情緒及所引發的攻擊行為和霸凌問題已成為各國心理衛生和教育界極為關注的議題。

  生氣不僅包括行為的表達,也包含情感和認知成分,它也是一種主觀情緒狀態,涉及個體的心理狀態和認知評價的交互影響。Novaco發展的生氣激起認知模式(圖一),認為是個體對事件的評估、歸因、期待等認知因素決定了生氣情緒的產生,而個體會用何種行為來反應,則受到生氣被激起的程度及個人對被激怒情境的期望與評估所影響,其行為的反應可能會再次造成嫌惡事件,進而形成嫌惡事件、認知過程、生氣激發狀態與行為反應間的循環影響歷程。

 

圖一:Novaco之生氣激起的認知模式
圖一:Novaco之生氣激起的認知模式

 

  本研究以國中生為對象,依據生氣激起認知模式為架構探究敵意認知、生氣情緒及生氣因應三者之間的關聯性和影響,並深入探討敵意認知如何影響生氣因應的中介機制。研究結果顯示敵意認知、生氣情緒與攻擊他人之間具密切關係,即在面對生氣刺激時,個體的敵意認知會激起較高的生氣情緒,並將其負面感受轉化為外顯的攻擊行為。此外,生氣情緒在模式中亦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即當國中生的敵意認知程度愈高,愈能強化其生氣情緒,進而促使國中生採用攻擊他人的生氣因應方式。

  許多人常誤解情緒管理就是不要生氣,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的衝突與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但因應情緒的行為卻是可以學習控制的,所以情緒管理並不是要青少年學習避免生氣,相反地,學習調節和有效地表達生氣情緒更為重要。由於個體的敵意認知在面對不同的生氣情境時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若師長能理解學生對所面臨情境的歸因與其進行判斷時的認知內涵,從而培養學生客觀思考的能力,而非僅針對學生的情緒或行為反應去做直接處理,將可引導學生認識自我情緒並思考其所採用因應行為的後果,以強化其生氣情緒管理能力,避免被情緒控制而採取不適當的因應方式。

原文出處:http://ericdata.com/tw/detail.aspx?no=415632

張存真 博士班研究生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本校博士班研究生,為科技部計畫-智慧型閱讀小聯盟(2/3三年期研究計畫之第二年)兼任研究助理。

游錦雲 副教授 |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學院教育統計學系博士,現任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學術專長為多變量統計分析、結構方程式模式、心理與教育測驗等。

林蔚芳 副教授 | 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博士,現任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學術專長為生涯輔導與諮商、認知行為治療、諮商理論與技術、諮商專業倫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