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考
111年12月09日
【本篇報導由歷史學系 陳健文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退避三舍」是源自於春秋時代晉文公的一個著名典故,此典故其實蘊含了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軍事文化,即在戰場上需對敵人展現某種程度的寬容,而此種習俗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先秦貴族階級強調「君子之爭」的優雅情操。但這個看似純粹中國式的歷史典故,卻在中亞有著極為相似的軍事文化。中亞古代的游牧民族瑪撒該塔伊人(Massgetaes)在與波斯人作戰的過程中,也曾對居魯士二世(CyrusⅡ)提出類似的要求,此點相當令人玩味。從這種古老的軍事文化分別在中國北方與中亞流行一事來看,「退避三舍」這類軍事習俗可能是一種流傳於古代內陸歐亞東部的古老文化。因此早自先秦時期開始,中國北方與內陸歐亞之間即存在著密切的族群與文化互動,而中國北方地區很可能也是所謂「內亞性」(Inner-Asia-ness)起源的一個重要區域。 晉文公在位時對楚成王的「退避三舍」,是中國極為著名的歷史典故。但此一眾人耳熟能詳的故事背後所隱藏的歷史意義,卻絕非僅是一個中國先秦時代的歷史事件而已。在遙遠的中亞地區,竟存在著與古代中國「退避三舍」極為相似的軍事文化。中亞古代的游牧民族瑪撒該塔伊人(Massgetaes)在與波斯人作戰的過程中,也曾對居魯士二世(CyrusⅡ)提出類似的要求,此點相當令人玩味。 退避三舍這個春秋時代的著名典故,除突顯出中國古代的軍事文化之外,透過與中亞地區的文化比較,也透露出一些以往為學界所忽略的歷史訊息。首先,退避三舍反映出中國古代戰爭中的貴族傳統,即強調「君子之爭」的優雅風範或「不趁人之危」的高貴情操。其二,透過與西方歷史的比較,可以明瞭古代行軍速度頗受地形地貌與氣候環境之限制,加上尚需運送輜重,故古代中國直至漢代,一天行軍的平均距離僅約三十里至五十里,約當現今12-21公里之間。較之古代西亞及地中海地區每日的行軍距離可達20-30公里,中國古代的行軍距離似乎較短。其三,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亞古代游牧民族瑪撒該塔伊人女王托米麗司(Tomyris)其在與波斯王居魯士二世作戰過程中,也要求對方後退三日的路程(即「退避三舍」),顯示中國與中亞地區在某些軍事習俗上存在著一致性。雖然目前在新疆或南西伯利亞地區的古代歷史記載中,尚未發現能夠證明此二者間有直接關係的「失落環節」史料,但古代中國北方與內亞文化圈之間的互動問題仍值得學界關注。古代中國北方地區由於氣候的冷暖波動,長期以來一直屬於所謂的「農牧交錯帶」,早期在該區活動的戎狄與日後活躍於內亞草原的游牧民族,在文化上似乎有某種的關連性。或許在古代中國北方所孕育出的某些文化現象,後來分別被華夏民族與內亞民族所共享,如比亞尼科夫(И.В.Пъянков)即主張斯基泰文化中的野獸風格,極可能是源自內陸歐亞東南部活躍於華北地區的戎狄。因此中國華北的早期居民,無論是華夏或戎狄,有可能都是日後所謂內陸歐亞文化的締造者之一,他們也長期共享某些內亞的文化成分,這是我們在看待早期中國文明時極應留意的一個文化現象。 原文出處: 陳健文(2020)。「退避三舍」考—兼說古代中國北方與內亞間的文化聯繫。臺灣師大歷史學報,63,1-34。https://dx.doi.org/10.6243/BHR.202006_(6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