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污染:對全球海洋生態系統的威脅與影響
114年05月11日
【本篇報導由生命科學系 沈林琥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調查了全球海洋微塑膠污染的範圍及其對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影響。研究團隊首先深入研究塑膠如何進入海洋,重點是塑膠沿著海岸線的積累,特別是太平洋垃圾帶(GPGP)的形成和影響。透過五大洲海洋微塑膠濃度圖,揭示全球微塑膠污染分佈。此外,也探討了微塑膠對海洋野生動物的影響,以及它們可能進入人類食物鏈,構成潛在的公共衛生風險。本研究結果凸顯了微塑膠污染對全球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並強調亟需更多的科學研究和政策措施來應對這項挑戰。 本篇文章探討了全球範圍內日益嚴重的微塑膠污染問題,並強調其對海洋生態系統及人類健康的威脅。微塑膠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顆粒,主要來自生活廢棄物、工業排放及農業徑流等。這些塑膠會隨水流進入海洋,最終聚集在海岸線或海洋渦流區域,例如大太平洋垃圾帶。海洋生物經常誤食微塑膠,從而影響其消化系統及生存率,這些塑膠更會沿著食物鏈逐級傳遞,進而影響人類健康。研究發現,微塑膠具有吸附重金屬和有毒物質的特性,這些污染物可能會隨著塑膠被生物體吸收,導致潛在的生物累積和毒性作用。 微塑膠的全球分佈數據顯示,沿海地區的微塑膠濃度尤為嚴重,特別是在亞洲、非洲等人口密集的地區。除了海洋生物,微塑膠還可能透過海鹽、飲用水等進入人類體內,長期暴露的健康風險尚不明確,但已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 文章強調,減少塑膠污染的關鍵在於源頭控制和全球合作。建議各國推動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提升回收效率、加強監控和法規,以減緩塑膠污染的持續惡化。研究者也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海洋污染的科研投入,並制定相關政策,以減少微塑膠對環境和人類的潛在風險。 總結來說,該研究揭示了微塑膠污染的嚴重性,並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解決方案,強調科學研究與政策制定的重要性,呼籲全球共同應對這一環境挑戰。 原文出處: Yu, R.-S., & Singh, S. (2023). Microplastic Pollution: Threats and Impacts on Global Marine Ecosystems. Sustainability, 15(17), 13252. https://doi.org/10.3390/su151713252